为传达落实2025年全省外事工作会议精神,精准对接二级学院国际化发展需求,国际合作与交流处3月14日分别对商学院、信息工程学院开展走访调研,通过座谈交流深入了解师生关切,共谋教育国际化发展新路径。
优化机制提质量
商学院建议,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应优选包容性强、国际化基础扎实的专业开展申报,切实保障项目可持续发展,同时须动态调整招生指标,避免挤占原有招生计划。针对中外学分互认,需立足中外课程体系差异,制定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,经学校审议形成规范文件,从制度层面规避学位认定风险。在国际学生管理方面,强调文化育人与管理规范双轨并行,建议将国际学生班主任纳入学校班主任管理体系,建议完善国际学生行为规范细则,形成有效的管理机制。学生出国(境)学习方面,提出在学生出国(境)审批环节增设二级学院审批程序,强化行前意识形态教育和心理健康辅导,完善学生出国(境)全流程监管。教师国(境)外访学、深造方面,建议协同人事部门将境外研修经历纳入职称评审指标体系,激发教师出国积极性。同时,对国家、省各类留学奖学金常规项目制作申报指南,方便师生了解相关情况,提升申报效率。为加速科研国际化进程,建议搭建常态化中外学术交流平台,立足优势学科,通过举办国际网上沙龙、国际会议等形式,促进中外学者、教师教学科研合作,进而提升学校国际影响力。

学科引领促突破
信息工程学院表示将积极响应学校教育国际化的目标。在经费保障和资源配置到位的条件下,依托优势学科积极探索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申报。同时特别强调学校国际化建设需未雨绸缪,提前谋划布局。信工学院还就本院国际学生的专业课程人才培养方案、奖学金评选、设立与专业特色适配的招生英语能力标准,以及如何促进中外学生交流等方面进行了商谈。
编辑:张静